2014年辽宁省事业单位试面试考试中应急应变题是必考题型,并且根据往年的考情分析,应急应变题出现频率一般在15%—20%之间。可见比重还是很大的,对于这类题型必须具备一定的答题技巧和知识储备才能有效的作答,并且答道要点上,赢得高分。
应急应变题的重点核心在于“急”和“变”,因此,我们要想得到高分必须从这个两个方面下手。
首先,“急”方面,应急应变题往往会给我们很多突发的状况,我们必须在这种突发状况中寻找到切入点,才能提出后边的对策。在几年前,应急应变题往往只是一个“急”事。只要相应的去提出对策就行啦。但是近些年中,由于题型的转变难度的加大,往往题干部分中不再是单一的“急”事,而是多件事同时发生,我们必须要分清各件事件之间的主次关系,然后按照先后顺序逐一的解决才能达到最佳效果。
其次,就是“变”,我们有句话叫计划永远没有变化快。我们的生活时刻都充满了变数,各种突发的“急”事发生后需要我们必须要随机应变,而且即使在看似没有“急”事发生的时候我们也必须要时刻准备着,以不变应万变。只要在突发情况发生后,第一时间去“变”我们才能完成题干给我们设置的种种障碍,在考场上赢得考官的青睐。
那我们该如何从十万火急中分析出矛盾,并理顺相应顺序呢?我们可以按照主体分类法对突发事件的主体进行分析,分析出主体再根据不同主体的的主次关系进行排序。例如,突发公共群体事件,有无辜群众受伤,现场秩序混乱,我们该如何应对。我们必须明确这里边的主体都有谁,即受伤群众与突发事件的参与人群。“急”在如何解决这次突发公共群体事件,救治受伤群众,尽快恢复秩序,解决问题。面对这些“急”事我们需要先理顺先后顺序,然后逐一的去解决。这样一件“急”事的处理就有了先后顺序。接下来,就需要我们“变”通的去解决。这里最先需要我们解决的一定是救治受伤的无辜群众。接下来了解调查突发公共群体事件的原因,维护现场秩序,安抚相关人员,劝导围观群众。同时,现场往往还会有各种事件,只要我们能临危不乱,随机应变即可。
作答“急”中,有“变”,高分不再遥远。